1、主板:连接主机内各个硬件的躯体。cpu:主机的大脑,负责数据运算处理。内存:暂时存储电脑正在调用数据。硬盘:主机的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数据资料。声卡:处理计算机的音频信号,有主板集成和独立声卡。显卡:处理计算机的视频信号,有核心显卡(集成)及独立显卡。
2、计算机主机的组成部分:机箱(主机的外壳,用于固定各个硬件) 。电源(主机供电系统,用于给主机供电稳压)。主板(连接主机内各个硬件的躯体)。cpu(主机的大脑,负责数据运算处理)。内存(暂时存储电脑正在调用数据)。硬盘(主机的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数据资料)。
3、计算机主机的是由机箱、内存条、硬盘、软盘驱动器、电源、光驱、声卡、显卡及调制解调器、主机板等等部件组成的。机箱:机箱是计算机大部分部件的载体。
4、计算机的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其中,中央存储器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如USB控制器、显卡、网卡、声卡等等。位于主机箱内的通常称为内设,而位于主机箱之外的通常称为外设(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外接硬盘、外接光驱等)。
5、计算机主机的组成是(D、运算器和存储器)计算机主机指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通常包括CPU、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如 USB 控制器、显卡、网卡、声卡等等。
1、会话层(Session Layer):主要负责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即两个会话层实体之间的信息交换,管理数据的交换。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处理通信信号的表示方法,进行不同的格式之间的翻译,并负责数据的加密解密,数据的压缩与恢复。
2、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OSI分层结构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层,它建立在传输媒介基础上,起建立、维护和取消物理连接作用,实现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
4、OSI七层参考模型的理解:\x0d\x0a(1)OSI七层参考模型可以理解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在通讯的过程中,各层所负责的事情也各不相同,也不会互相干扰,但会协同一起工作,最终完成整个通讯过程,将数据正确的交到对方电脑中。
1、IP地址的三种表示方式是点分十进制、网络字节序、主机字节序。域名如“ ”并不是IP地址的表示方式,“19160.1”属于点分十进制。点分十进制 点分十进制(Dotted Decimal Notation)全称为点分(点式)十进制表示法,是IPv4的IP地址标识方法。
2、IP地址的表示方法:IP地址 = 网络号+主机号 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用同一个网络标识,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都有一个主机标识与其对应。
3、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