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述方式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说,在负载均衡系统中,假如用户在某台服务器上登录了,那么该用户第二次请求的时候,因为我们是负载均衡系统,每次请求都会重新定位到服务器集群中的某一个,那么已经登录某一个服务器的用户再重新定位到另一个服务器,其登录信息将会丢失,这样显然是不妥的。
2、负载均衡有分硬件负载和软件。硬件方面,可以用F5做负载,内置几十种算法。软件方面,可以使用反向代理服务器,例如apache,Nginx等高可用反向代理服务器。
3、这种方式是三种负载调度机制中性能最好的,但是必须要求Director Server与Real Server都有一块网卡连在同一物理网段上。
企业级负载均衡的实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网络地址转换(NAT)负载均衡、基于网络地址转换的负载均衡器和L3/4负载均衡服务器三种。F5在企业级负载均衡技术上,早已成为行业领导者。
当前企业中所最常使用的负载均衡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三种:基于DNS的负载均衡,L3/4负载均衡,就是基于网络层的负载均衡,以及L7负载均衡,基于应用层的负载均衡。F5在企业级负载均衡技术上,早已成为行业领导者,能支持整个数据中心和云环境的应用要求,同时保持应用可用性。
负载均衡基本思路在一个服务器集群中,尽可能的平均负载量。通常做法是在服务器前端设置一个负载均衡器(专门的硬件设备),MySQL的负载均衡,通常都离不开数据分片(把数据分割成小块,存储到不同的db节点中)、复制等操作。在一个服务器集群中,尽可能的平均负载量。
软件方面,可以使用反向代理服务器,例如apache,Nginx等高可用反向代理服务器。
常见LVS负载均衡高可用解决方案 开发类似keepalived的脚本,早期的办法,现在不推荐使用。 heartbeat+lvs+ldirectord脚本配置方案,复杂不易控制,不推荐使用 RedHat工具piranha,一个web界面配置LVS。 LVS-DR+keepalived方案,推荐最优方案,简单、易用、高效。
1、首先,HTTP重定向是通过Web服务器的响应头中的Location字段,实现对请求的智能调度,可根据URL的不同进行过滤和转移,确保服务的高效分发。DNS负载均衡则利用DNS的A记录映射,将用户请求的域名指向多个IP地址,通过轮询策略分散流量,保护主站点免受过载影响。
2、调度器根据各个服务器的负载情况,连接数多少,动态地选择一台服务器,将原请求的报文封装在另一个IP报文中,再将封装后的IP报文转发给选出的真实服务器。
3、软件负载均衡性能差,尤其在并发数和吞吐量等主要数据上不能同日而语,而且软件安装在服务器上,运行时需要消耗服务器的资源,加重了服务器的负担。
4、负载均衡设备作为关键应用的入口,自然也成为各种攻击的目标所在。如何确保负载均衡设备在自身不会瘫痪的前提下保护后端服务器,是负载均衡器必须解决的问题。事实上,负载均衡设备从诞生之日起,其高并发会话和新建连接速率让防火墙产品相形见绌。
1、不可以,将VIP设置在eth0网卡上,会影响RS的arp请求,造成整体LVS集群arp缓存表紊乱,以至于整个负载均衡集群都不能正常工作。 3 为什么要抑制ARP响应? ① arp协议说明 为了提高IP转换MAC的效率,系统会将解析结果保存下来,这个结果叫做ARP缓存。
2、如果是redhat的系统,安装RHCS套件,其中的lvs软件负责负载均衡。配制程序是piranha-gui lvs是一个开源GPL软件,也可以安装到其他linux系统当中。
3、反向代理能够执行针对应用协议而优化的负载均衡策略,每次仅访问最空闲的内部服务器来提供服务。但是随着并发连接数量的增加,代理服务器本身的负载也变得非常大,最后反向代理服务器本身会成为服务的瓶颈。◆基于域名系统的负载均衡NCSA的可扩展Web是最早使用动态DNS轮询技术的web系统。